依托“中国粘胶纱线生产基地县”,招引落地年产30万吨金荣泰新材料及高端纺织制造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可超过目前全世界总产量。项目的引进对于沛县纺织产业是一场裂变式革命。大大提到产品附加值,将倒逼沛县纺织企业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性技术和高端人才,促进产业聚集升级。
“培育壮大高科技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拓展做强上下游,
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赢得发展优势”李淑侠说。
思想引领新发展,全国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全省绿色建筑产业基地,恒辉编织、徐工高端零部件产业基地、淮海经济区5D智能制造谷、新格灌排、江苏大汉集团、千禧杭萧钢构……,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为沛县支撑起“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的称号。
系统思维,产业平台建设形成集聚力
“筑巢引凤”,产业平台建设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保障和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沛县“园区+中心”,强势做好三级园区和“五大中心”建设,打造高端产业集聚载体。
该县完善园区发展政策、创新园区管理制度入手,强化基础配套,着力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构建形成“1+1+8”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全县近两年建设标准厂房300多万平方米,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2.6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327家,在全省89家省级开发区中科学发展观综合评价列第18位。
该县沛北经济开发区于2018年底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其中,赛福纳米科技公司的高纯晶须碳纳米管生产技术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
在大屯、张庄、敬安、安国等8个镇级集聚区,实现错位发展,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大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正在建设的总投资15亿元的润康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0亿元,创利税3亿元。
“三级园区和五大中心的建设将重新定位沛县的产业布局,形成点面结合的产业体系,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李淑侠表示。该县打造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跨境贸易大数据中心、总部经济中心、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等5大中心,推动资源、要素、项目向园区集中,最大程度提升产业要素集聚,承接产业转移和新经济布局。
城乡共建,生态优先发展成为主旋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还要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李淑侠说。该县坚持“四个靠近,三个融合”的发展的理念,靠近城区、镇区、园区和景区,把城乡融合、地矿融合、产城融合放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去谋划,着力为加快产业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