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与实体经济数实融合的新趋势
来源: | 作者:CAW | 发布时间: 2021-12-03 | 7671 次浏览 | 分享到:

   降本、提质、增效,是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的原动力。远程设备操控、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5G+工业互联网打造的众多应用场景,不仅助力企业实现无人化、少人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良品率,更为企业插上数字化“翅膀”,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目前,我国已建成“5G+工业互联网”项目近1600个,覆盖了20余个重点行业和领域。“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夯实网络基础,加快垂直行业“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标准制定,持续推进5G芯片、模组、终端等关键产品、器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应用和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一批行业和领域标杆;优化5G生态,进一步发挥“5G+工业互联网”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的引导和牵引作用。


二、数字融合的五个典型会展项目


1. 光博会

   2021年10月27日,第十八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光博会”以“光联万物,智引未来”为主题,以“聚全球资源,打造万亿级‘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专业化和精品化”的办展办会理念,共规划设置光通信与F5G通信、激光与智能制造、光学与精密光学三大主题展区,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展示光电子龙头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华为、长飞、中信科等300多家企业参展。本届论坛策划紧密围绕展会主题,加强省内华为、中信科、长飞光纤知名龙头企业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校院所参与度,并首次引入安永等全球知名分析机构,聚焦光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态势,对光产业发展进行前瞻研判,东湖高新区签约奔腾激光智能装备武汉研发制造基地、光钜滤波器研发生产基地、精测电子高端测试设备研发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敏芯半导体高端光电子芯片产业园、超图科技武汉研发中心、计算美学人工智能第二总部、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项目27个,总额306亿元,创历届光博会签约额新高。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三个方面发力,涵盖激光、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多个细分领域,将为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

2. 5G+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1年11月19日,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来贺信,为新发展阶段推进“5G+工业互联网”提供了根本遵循,赋予了新的使命。本届大会以“5G赋能 百业互联 智领未来”为主题,聚焦5G+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典型应用、融合创新、关键技术等内容,探讨5G+工业互联网如何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升级,促进5G和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助力“十四五”育先机、开新局。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科学指引下,先后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系列政策文件,系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安全一体化发展,加快构筑完善支撑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快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底座。5G基站超过100万个,端到端网络切片等新型关键网络技术加快落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突破4000万次,二级节点达到156个,覆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个。“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初步构建,动态监测、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三是拓展融合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工业、媒体、医疗、教育等行业领先发展。全国建设“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向40个国民经济大类延伸。采矿、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电力等行业成效显著,形成10大典型应用场景,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四是持续助鄂兴鄂,服务全国加速推进。一大批“5G+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行业应用、优秀案例、共赢模式在湖北加速落地,形成示范带动、辐射全国的良好态势。各地方活力充分激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出台5G、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态势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