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入协会
CAW认证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YYYY年MM月DD日 dddd
协会首页
协会介绍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会员单位
入会须知
协会工作
协会动态
协会公告
专题报道
产业集群
协会期刊
质量监督
检验检测
行业资讯
统计数据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标准法规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展会信息
下载中心
车轮改装
车轮改装实例
车轮及轮胎OEM配置分析及升级方案
产品大全
会员专区
人才中心
检验检测
协会期刊
联系我们
国产轮胎不被认可的成因分析
来源:
|
作者:
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16-02-21
|
831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角集团公司把建设全球化轮胎品牌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2015年9月,三角轮胎品牌走向全球高峰论坛召开,以品牌建设推进全球市场的发展。
据悉,风神轮胎以“世界品质、国际品牌”为发展愿景,向价值链高端挺进。
此外,在品牌营销活动中,主流轮胎企业持续在机场、高速公路、电视和网络媒体等投放广告。
如中策橡胶集团和森麒麟轮胎公司均在央视投放了广告。其中,中策橡胶在央视最多的一年投放广告额达上亿元。
不过,由于广告时段以及企业单一等原因,不能形成气势,感觉效果不尽如人意。
“目的是吸引消费者,虽然在中策自己的渠道里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不过轮胎圈子外的人还是关注很少。”中策橡胶集团销售公关副总经理董激文表示。
外资品牌赢在哪儿?
消费者青睐外资品牌乘用胎,原因何在?
世界轮胎行业发展有近200年的历史,而中国仅100年,快速发展也就是最近30多年的事情。
外资品牌首先赢在起步早,更重要的是品牌营销、渠道建设意识比民族品牌强,市场开发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占领原配市场相当于占有了市场一多半的主动权。不仅提升了品牌在驾乘者中的认知度,而且按照驾乘者的消费习惯,更换轮胎时会不自觉地配装原车品牌的轮胎。这样,替换市场也就顺理成章地为其所有了。
而国内轮胎企业由于起步晚,研发手段不完善,尤其是之前一直没有轮胎试验场,始终无法与汽车厂乘用车新车型共同研发配套轮胎,导致为乘用车配套的轮胎企业寥寥无几。
同时,国内合资汽车企业的经营机制,也严重制约了国内品牌轮胎的配套。
此外,外资品牌还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分销渠道建设经验,在全国布局建设旗舰店、专卖店以及电商平台。
“在外资企业长期的品牌推广中,老百姓内心就分层了,外资的就是好于国内的。”董激文说道。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逯春晓认为:“不可否认,经过几十年的品牌传播,跨国公司能够赢得市场和效益,肯定有品牌无形资产的溢价效应在里面。中国品牌影响力不够,在市场中就没有话语权。”
“在合资合作过程中,外资品牌也极力打压国内品牌。在与固铂公司合资前,成山牌乘用胎在行业很有知名度。但合资后,固铂不让卖成山牌产品,10年合资,成山品牌发展停滞不前。”
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国内销售与市场部总监王屿说:“好在通过10年国际化历炼,公司掌握了跨国公司规范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通过资本整合,实现了技术、市场、管理等综合优势互补。”
<
1
2
3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不燃镁合金,从“螺丝”起步的轻金属结硕果
下一篇:
低温固化粉末涂料在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