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是地壳中含量高、分布广的元素之一,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于白云石矿、盐湖、海水等资源中,镁在地壳表层中储量位居所有元素第8位,占比为1.9%(质量比)。目前已知的含镁矿物有60多种,具有工业价值的有:菱镁矿(MgCO3),含镁28.8%;白云石矿(MgCO3•CaCO3),含镁13.2%;光卤石(KCl•MgCl2•6H2O),含镁8.8%。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含镁的盐湖、地下卤水和盐矿床。值得注意的是,海水是取之不尽的镁资源库,据估算,1立方公里的海水中含有130多万吨的镁。
一、中国镁资源丰富,菱镁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二
目前全球的菱镁矿储量达240亿吨,菱镁矿资源多分布于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地,其中,中国的菱镁矿储量为50亿吨,位居全球第二位。
图表1:全球主要地区菱镁矿储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国原镁产量规模呈现增长趋势,产量区域集中度高
我国作为镁资源大国,2010年以来,我国的原镁产量呈增长趋势。2016年,我国镁产量为85.21万吨,同比增长6.83%;2017年1-11月,我国原镁产量为93.87万吨,同比增长13.21%。
图表2:2010-2017年中国原镁产量增长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上半,我国原镁产量最大的地区为陕西,为24.18万吨,同比增长8.82%,其次为宁夏,产量为8.25万吨,同比增长20.48%;前五地区产量合计为98.70%,产量区域集中度很高。
图表3:2017年1-6月中国原镁产量分地区统计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我国镁及其制品出口规模大,2017年出口镁全年均价以人民币计价下降幅度较大
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作为镁资源大国,自然镁及其制品出口量也大,近年来我国镁及其制品出口量呈现区间震荡态势。2016年,我国镁及其制品出口金额为8.52亿美元,出口量为35.65万吨,单价为2389.90美元/吨;2017年1-11月,我国镁及其制品出口金额为9.78亿美元,出口量为42.06万吨,单价为2325.25美元/吨,价格相比下降2.71%;如果考虑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大幅度上涨,可以看出国内出口镁全年均价以人民币计价下降幅度较大。
具体来看,2017年全年镁FOB日均价格波动区间为2050美元-2750美元/吨,最低价在年初的2020美元/吨,最高价在2017年8月份的2890美元/吨。从2017年前11个月出口数据分析来看,出口量保持增长,也正是因为镁厂商供应增长较快,致使国内厂家难以掌握价格主动权,国外采购商压价明显,最终导致镁价的几次大幅上涨过程中成交量均不佳,有价无市。
图表4:2010-2017年中国镁及其制品出口金额和出口量(单位:亿美元,万吨)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原镁现货月度均价小幅波动,镁市2018年总体向好
从国内市场来看,2017年以来,原镁现货月度均价在14800-16800元/吨之间波动,2018年1月份,原镁现货月度均价为15722.22元/吨,环比下降1.16%,同比上升4.85%。
2018年1月26日,原镁现货价格为16050元/吨。由于1月份前两周镁产业链下游采购较少,镁厂库存增加,年底去库存及厂商回笼资金需求下,前瞻认为,镁市成交价应会继续小幅下探。同时,随着镁价逐步接近采购方的心理价位,采购方也将陆续逢低入市补货,未来一段时间镁市成交将有望增多。
图表5:2017-2018年现货镁(≥99.95%)月度均价(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且,在镁的应用方面,国家政策鼓励镁行业发展——2017年1月23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印发《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旨在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与专用装备,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其中提出了镁材料发展重点任务以及镁材料的相关保障措施。2017年2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高性能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等列入其中。2017年国内镁合金轮毂厂家获得国内外相关认证,陆续投产并向国外供货。在国家政策支持下,2018年镁应用,尤其是交通领域的应用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扩大,镁用量也将不断增加,从而支撑镁价回升。前瞻认为2018年,国内镁市整体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