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河北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面对庞大的产能“压减”,河北“壮士断腕”“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第一动力。河北钢材、汽车轮毂、皮卡、乳制品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特别策划《“记”往开来看燕赵》今天请看《十年“冀”录——千帆竞发、万企转型 河北“制造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2013年到2021年,河北压减退出粗钢产能1.1亿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查处取缔1400万吨“地条钢”,保定、廊坊成为“无钢市”,宣钢冶炼装备实现退出,石钢、唐钢等15家钢铁企业完成退城搬迁。作为钢铁大省,面对庞大的产能“压减”,河北的钢铁企业如何应对,路又在何方?记者首先带您走进河钢集团石钢公司去看一看。
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
在六号工厂机加车间,工程师赵强告诉记者,汽车生产厂商小批量、快速上市渐成趋势,借助数字化赋能的柔性制造系统,一条生产线可同时生产多种不同样式的轮毂,将最小生产批量从300件降到1件,使“一件订单”的定制化生产成为现实。
“机加车间的数控加工部分配置了12组标准加工单元和12组混线加工单元。标准加工单元主要应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情况,体现了流水线的高效率。”赵强说。
像这样的自动化生产环节遍布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每一处,据了解,这里70%以上的智能设备由企业自主研发制造,整体制造水平领先行业5年至10年。
赵强介绍,目前铝车轮六号工厂的相关成熟经验已经在中信戴卡全球多个工厂推广复制,并将在中信集团旗下先进智造、先进材料领域的其它子公司进一步推广。
在河北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还有一个领域值得一提: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实现县域全覆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达到337家。下面记者再带您走进一家小巨人企业——河北圣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看它如何打破国际垄断,为芯片产业贡献河北力量。
在河北圣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兼总经理张田智自豪地介绍他们自主研发的DFB芯片低温测试机、高速双温测试机、COC特性测试机等多种芯片测试机。这些设备打破国际垄断,相比国外同类高端设备测试速度至少快20%,而费用则降低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