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季度我国GDP增速下滑,稳经济面临更大压力
2022年以来,受疫情散发及国际经济复苏低迷影响,上半年,我国GDP增速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加0.4%,环比-4.4%,经济复苏面临更多不稳定因素,稳经济压力增加。为稳经济,国家实施了宽松的信贷及货币政策,同时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举措来对冲经济下行。
多点散发的疫情给我国汽车供应链和消费造成较大冲击,为对冲疫情不利影响,稳住消费基本盘,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多项稳汽车消费政策,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引导下,多地政府出台各类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对稳定汽车消费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力度最大的当属对购置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短期的购置税减征政策将对汽车销量产生较大刺激作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汽车类零售额为3824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高于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国家层面的稳汽车消费政策效果明显,汽车消费明显回暖。
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为扩大消费、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产业升级,决定将免征车购税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用市场化办法促进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和配套产业发展。打开建设充电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予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延续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高速增长。
二、地方政府多措并举,刺激汽车消费
在国家出台强有力“救市”政策,持续对外传递积极扶持信号后,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共同促进汽车消费。尤其在疫情影响产业链最为严重的4-6月,地方政府关于抗疫纾困、促进汽车消费的指引明确,有数十个省市先后推出促消费政策举措。
4月以来地方促进汽车消费政策(部分)
时间 | 省市 | 政策文件/政策方向 | 主要内容 |
4.11 | 吉林 | 率先帮助一汽集团复产 | 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工信厅全力支持帮助一汽集团分批有序复工复产 |
4.28 | 广东 | 《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 | 在鼓励汽车消费措施中,包括继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鼓励购置新能源汽车,以及增加广州、深圳的汽车增量指标等。 |
5.22 | 山东 | 《山东省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 | 从政策发布之日起至 6 月 30 日,对在山东省内购置新车并上牌的个人消费者,购置新能源乘用车每车发放 3000-6000 元消费券,购置燃油乘用车每车发放 2000-5000 元消费券; 对在省内报废旧车、购置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辆车再增加 1000 元消费券。 |
5.24 | 湖北 | 《关于印发加快消费恢复提振若干措施的通知》 | 6-12月,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所需资金由省级与各市州财政分别负担50%。其中: 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8000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3000元/辆; 转出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5000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2000元/辆。 |
5.26 | 深圳 | 《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 | 针对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最高1万元/辆的补贴; 新增投放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通过专项摇号活动进行配置,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中签者,给予不超2万元/辆补贴; 其他措施包括放宽混合动力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推动二手车交易;开展汽车下乡活动等。 |
5.27 | 郑州 | 发放1亿元汽车消费券 | 6月1日-8月31日,在郑州购买小型非营运车辆并完成注册,可申领最高8000元的汽车消费券,消费券总额1亿元。 |
5.27 | 吉林 | 《稳定全省经济若干措施》 | 对在省内购置乘用车并上牌的个人消费者,按照5-10万元、10-20万元、20万元以上三档给予补贴,购置传统燃油车,分别给予不低于2000元、3000元、5000元标准的补贴;购置新能源车,给予不低于3000元、4000元、6000元的补贴。 对报废旧车并购置新车的,在原补贴标准基础上再增加不低于1000元的补贴。 |
5.29 | 上海 | 《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 | 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 2022年12月31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给予每辆1万元的财政补贴; 其他措施包括支持汽车租赁业态发展;完善二手车市场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等。 |
5.31 | 天津 | 天津增投3.5万个个人普通车摇号指标 | 天津市2022年小客车增量指标增投3.5万个,全部配置用于个人普通车摇号,原则上平均配置到6月至12月,每月增加配置5000个指标。 |
6月1日 | 广东省 | 《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 | 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对符合条件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的消费者给予3000-10000元/辆补贴; 增加广州、深圳购车指标,各地不得新出台限制汽车购买的措施; 全面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
6月1日 | 深圳 | 《深圳市促进新能源小汽车消费补贴申领实施细则》 | 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进行补贴,补贴金额在0.5万-2万元区间,补贴期限从2022年5月23日至12月31日。 |
6月1日 | 上海嘉定 | 《关于“助企纾困、助长消费、助力就业”的若干产业扶持政策》 | 要求鼓励各类公务用车和专用车辆在报废更新和新增时,采购新能源车辆; 鼓励相关汽车厂商在区内开展促销活动; 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车给予补贴,车价15万元以下补贴1万元,车价15万元以上补贴2万元。 |
6月2日 | 北京 | 《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 | 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12月且单车价格不超30万元的2.0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对符合条件“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辆补贴。 |
6月2日 | 中山 | 《中山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 | 投入1亿元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汽车给予优惠补贴:其中直接购买新车给予每辆1000-12000元补贴,“以旧换新”最高补贴1.3万元,“以摩换汽”最高补贴2.2万元; 单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速超4%的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将分类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
6月2日 | 南京 | 《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增强服务业发展韧劲的若干措施》 | 对个人消费者购买符合相关要求的新能源车,给予最高1.2万元的促销补贴,各区汽车补贴政策可叠加; 对开展汽车促销、推介和下乡等活动的,给予一定经费补贴。 |
6月2日 | 西安 | 《西安市扎实稳住经济若干政策措施》 | 2022年6-9月,发放1亿元汽车专用消费券,对购买乘用车新车给予1000-3000元/辆的补贴; 换电模式车辆不受价格限制,每辆补贴3000元。 |
6月2日 | 福建 | 《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 | 预安排2000万元开展汽车促销活动,对符合条件的购车消费者给予每辆3000元以上的补贴; 支持整车进口口岸地区开展平行进口业务,并落实对一定排量乘用车减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
6月4日 | 沈阳 | 《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 | 实施1亿元汽车消费补贴政策; 全年开展5次以上汽车展销活动,每场活动给予主办方最高不超过20万元补助; 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12月且单车价格不超30万元的2.0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 |
各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对购置新车进行补贴,尤其对于新能源车;二是对置换和淘汰老旧机动车进行专项置换补贴;三是鼓励汽车厂商开展促销活动;四是限购城市增加购车指标,并放宽限购制约。
总体看来,除了购车补贴,放宽限购也成为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及杭州等限购城市均已发文,计划年内各新增2万-4万个购车指标。
三、前7月汽车销量增幅由负转正,下半年将继续增长
今年前7个月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经历了诸多困难,在供应链层面,遭遇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特别是3月新冠疫情的多点暴发带来强烈冲击,导致产销出现断崖式下滑。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举措的刺激下,汽车行业重新恢复了市场活力,从4月开始销量大幅增长,7月份汽车市场总销量达到242万辆,尤其是7月作为销售淡季,但仍创造历年同期最高值,因此行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预计有望继续延续。
新能源市场7月实现销量59.3万辆,其中纯电动销量45.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13.5万辆。新能源市场本月的发展具有以下亮点:一是产销同比继续保持1.2倍的增长;二是销量淡季再创月度生产量历史新高;三是1-7月累计销量已达31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四是自主品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持续发力。新能源今年持续良好的市场表现为汽车市场提供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3月和4月行业面临巨大困难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可保持当前发展态势,这将有效巩固行业转型升级的成效。
展望未来几个月,在国家促进消费政策持续落地见效的激励下,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场消费信心也将明显恢复,乘用车市场回暖势头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新能源汽车预计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四、汽车企业扩大汽车消费的发展建议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期,应结合当前形势,用户需求特点采取有效举措获取更多市场,汽车企业可重点考虑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智能化转型将成为汽车消费升级新需求
在人工智能和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下,汽车智能化转型已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而在疫情的冲击下,其重塑产业的能力,也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点。新车购买意向研究报告显示,有购车意向的人群中,近25%的消费者将智能化体验作为最重要的购车决策因素。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将不仅是汽车产业本身颠覆性变革,还将会带动多个行业领域发生变化,也将成为未来扩大汽车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二)布局新零售,有效扩大汽车市场消费
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一直是汽车行业近几年发展的重点。汽车行业新零售的推进,使得供应链金融模式更具有多样性,销售渠道逐步下沉,营销分布更松散,汽车行业正迈入大流通时代。在“新零售”模式下,消费者可以任意畅游在智能、高效、快捷、平价、愉悦的购物环境之中,购物体验获得大幅提升,年轻群体对消费升级的强烈意愿也由此得到较好满足,是有效的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以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消费为重点,将充分释放汽车后市场消费潜力
目前我国“90后”汽车用户占总用户数的比例已超过四成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日益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日益明显,对汽车改装、美容等功能性需求十分旺盛。与美日欧等成熟汽车市场相比,我国汽车改装比例约占5%,占后市场的份额仅为3%,发展差距十分明显。2020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约为1.4万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2万亿元。据测算,我国汽车改装业务份额每提高到1个百分点,将拉动140亿―150亿元相关消费支出,增长潜力可观。以此为方向,也有助于充分释放汽车后市场的消费潜力,促进汽车行业整体市场的增长。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并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