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入协会
CAW认证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YYYY年MM月DD日 dddd
协会首页
协会介绍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会员单位
入会须知
协会工作
协会动态
协会公告
专题报道
产业集群
协会期刊
质量监督
检验检测
行业资讯
统计数据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标准法规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展会信息
下载中心
车轮改装
产品大全
会员专区
人才中心
行业认证
协会期刊
联系我们
TPP框架下的汽车博弈
来源:
|
作者:
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15-10-18
|
275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汽车若想借助TPP有所作为,唯一可能就是到越南和马来西亚投资建厂,达到TPP的汽车原产地规则要求的当地含量之后,在东道国销售并向除日本和北美之外的TPP成员国出口。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中国与TPP的很多规则是相互排斥的,但中国又与多个TPP成员国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越南和马来西亚又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在这种相互交叉、重叠的利益关系中,中国汽车怎么玩,目前还很难看到一个清晰的路线图。
TPP,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协定,中国网民戏称“踢屁屁”,够生动也够幽默。TPP紧贴中国布阵,由美国主导确信无疑。奥巴马说的非常直白:“我们不能让中国来主导全球贸易规则”。美国学界的评论则刻意回避了政治敏感:“美国需要通过TPP在亚太地区寻求全球贸易平衡。”
TPP的全球贸易占比为40%,其在美国的进出口占比也是40%——但在美国的这40%占比中,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占了30%。也就是说,北美自贸协定(NAFTA)依旧是美国亚太贸易的重心所在,如果再去除日本在美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较大比重,留给其他TPP成员的红利就很有限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学界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再来看汽车。日本汽车界对TPP协议的达成欢呼雀跃,美国汽车界却郁闷无比,不仅底特律骂娘,多位议员也表示了担忧:日本汇率操纵未能纳入TPP议题,这就意味着日本汽车将继续在美国占据价格优势;TPP的汽车原产地规则最终确定为当地含量为45%,而非加拿大和墨西哥一直坚守的60%,等于为日本从非TPP国家(主要是中国和泰国)进口低价零部件、在日本及TPP成员国组装汽车开了绿灯。加拿大和墨西哥对此非常恼火,但最终还是服从了“大局”。至于美国是怎么想的,未见协议文本不敢妄猜 。
有关TPP框架下的汽车产业全景图,需要厘清以下几个层面的利益关系:
其一,美国、日本势均力敌,但是无论有无TPP,只有日本汽车蚕食美国市场的份儿,美国汽车想进日本市场恐怕是白日梦。如附表所示,估计能把美国“三大”气晕——不是日本市场不开放(日本的汽车关税为零),而是日本消费者压根儿就不买美国车;可美国消费者却是那么痴迷日本车。在日本轿车销量前十排名中,有7款是小型车和微型车,可见日本人的汽车文化和消费偏好与美国和中国的反差是多么大。
其二,在TPP框架下,日本与加拿大、墨西哥对美国市场的争夺将会加剧。2014年,日本在美国生产汽车381万辆,在日本本土生产并向美国出口的汽车150多万辆。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量在过去10年一直略高于日本,2015年预计达到187万辆和190万辆。在TPP谈判中,墨、加两国对日本汽车非常防范,甚至一度反对日本加入。
其三,在TPP成员国中,除了美、日、墨、加,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的汽车产业也比较成熟,之后就是仍在起步阶段的越南。按照已经达成的TPP协议,美国将在25年和15年之内,将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税由目前的2.5%和10%降至零;其他国家承诺的汽车和零部件的零关税时间表不尽相同,但充分保证了马来西亚和越南短期内不受冲击。在TPP成员国内,日本的整车和零部件出口占比分别为48%和40%,现在又从TPP协议中占了大便宜,估计日本在其他领域被迫对美、加、墨做了让步。
TPP将对中国汽车的国际化之路产生什么影响?目前看,由于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东和非洲地区,因此所受影响不大。或可认为,中国汽车若想借助TPP有所作为,唯一可能就是到越南和马来西亚投资建厂,达到TPP的汽车原产地规则要求的当地含量之后,在东道国销售并向除日本和北美之外的TPP成员国出口。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中国与TPP的很多规则是相互排斥的,但中国又与多个TPP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秘鲁、新加坡)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越南和马来西亚又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在这种相互交叉、重叠的利益关系中,中国汽车怎么玩,目前还很难看到一个清晰的路线图。
马来西亚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千人汽车拥有量300辆,已经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4年,马来西亚乘用车销量58万辆,日系三大品牌、奔驰、沃尔沃都在该国建有组装厂,但销量第一的一直是马来西亚自主品牌Proton。马来西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很强,全球汽车供应商百强在该国多有投资。截止目前,中国只有长城M4和哈弗H6在马来西亚Go Automotive公司生产(长城汽车尚未入股),预计到2018年产能达到10万辆。
越南的汽车市场每年仅有10多万辆的规模,其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22万辆。虽然丰田、大宇、福特、奔驰、铃木早在2001~2006年就在越南组装汽车,但产能均为一到两万辆,国产化率仅为5%~10%。越南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只有轮胎、蓄电池、电线等低端产品。目前中国只有北汽对越南出口并建有4S店,未来将在当地建组装厂。
有关中国加入TPP的前景,就目前公开信息来看基本不存在这种可能,因为在TPP成员国之间,第一,金融开放实行无差别国民待遇,对外资不得有任何股比限制;第二,外资IT公司的服务器可以设置在境外。第三,整车和零部件的开放目标是零关税。就中国在这三个领域的现状而言,TPP等于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最后一个悬念就是中美已经谈了7年的双边投资协定(BIT)。据今年9月最新消息,双方在各自拒绝开放领域的“负面清单”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美方的负面清单界定了三个领域: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国防安全。对于中国国企的在美投资,美国行政当局可随时终止其经营,且损失自负。中方的负面清单包括汽车、农业、金融、医疗服务等领域。由此可见谈判的艰难和无望。在中方,汽车领域的开放关系到外资在整车合资企业中不得超过50%的股比限制,在目前的外部大环境下,甚至前两年有关部门曾经提出可以探讨的氛围都不复存在了。展望未来,中国汽车的国际化之路也只能一步步走,先把传统市场做好,再伺机借道TPP徐图更大目标。从长远看,关键还是要把产品和品牌做好。
上一篇:
年产43万吨电解铝项......
下一篇:
巨科铝轮毂项目预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