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入协会
CAW认证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YYYY年MM月DD日 dddd
协会首页
协会介绍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会员单位
入会须知
协会工作
协会动态
协会公告
专题报道
产业集群
协会期刊
质量监督
检验检测
行业资讯
统计数据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标准法规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展会信息
下载中心
车轮改装
车轮改装实例
车轮及轮胎OEM配置分析及升级方案
产品大全
会员专区
人才中心
检验检测
协会期刊
联系我们
2019年11月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来源:
|
作者:
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19-12-30
|
232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2019年乘用车市场总体走势
1.11月市场产销零综合走势
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7万台,同比下降4.1%,较10月同比增速改善2个百分点;11月零售环比增长5.1%,相近于2018年的11月环比3%增速,今年11月的走势稍有改善。今年1-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7.9%,下降幅度较1-10月收窄1个百分点。
2.近年狭义乘用车零售走势
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7万台,同比下降4.1%,较10月同比增速改善2个百分点;但低于15年的11月零售,处于低位。
11月的零售虽有季节性回暖,但仍属偏弱走势,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不足,应有的冬季回暖走势未达正常水平。近期消费购车能力和消费信心均不强。近期经济走势不强、随着猪肉等必选消费品的价格高位,基础生活消费水平提升,加之中西部房地产销售持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性挤压加大,汽车等大宗消费品消费热情不高。
11月的零售同比下滑4%,这也是大幅低于18年的11月下滑幅度,市场需求下行压力减弱。历年的11月都是相对较低的特征,今年的11月比6-10月的增速相对持平,好于18年下半年的走势,这也是市场企稳的特征现象。此次的低迷时间较长。目前有底部徘徊特征。
3.19年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低位徘徊
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周度零售起步较低。11月第一周(1-10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相对平稳,第一周日均零售2.9万台/日,同比增速下降20%。第一周销量总体偏低,甚至低于10月的前10天的超强表现。第二周的零售销量达到日均4.9万台,同比增速-6%,表现稍有改善。这也是双十一前的车市低迷也是消费等待观望的正常体现。
第三周的零售销量达到日均4.9万台,同比增速-19%,表现稍低于预期。有分析是近期的天气突变引起的进店客流下降,影响销售,但也是稍低于预期的。
第4周的零售销量达到日均12.6万台,同比增速20%,表现好于预期。目前看月末的经销商还是很努力的。
11月1-3周的总体零售是日均4.1万台,同比增速-15%。我们月初预计11月的全月零售同比在-4%左右,预期稍好于10月的零售。最终的零售似乎基本符合预期,基本超越10月的增速。
乘联会每月的周度零售进度走势与月度走势有一定差异性,月度的是稳定的历史数据。周度的是波动的进度数据。前期看车市的进度数据逐步走好,底部逐步抬高,市场需求企稳走好。但11月的零售预期-4%,前三周的走势偏慢,进度稍低于预期。
4.近年狭义乘用车批发走势。
11月厂家批发销量204.3万台,同比下降4.6%,环比增长7.3%,相对历年的11月稍强于10月的冬季走势,今年11月的批发环比提升不强,对于全年市场走势也趋于理性。今年11月的批发环比提升不强,对于全年市场走势也趋于理性。
18年车市的批走势出现前高后低趋势,对2019年年初压力很大,但国六实施后的库存增量对批发回稳有促进作用。
19年年初的批发增速剧烈下滑。19年1到4月份下滑的波动幅度达到较高水平。
19年11月份车市批发销量下降,同比增长-6%,相对于18年11月份的同比增长速度-16%,今年增速表现已经改善。
由于自11月开始的基数大幅降低,且负增长幅度急剧加大,今年的4季度的基数压力明显改善。
5.19年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周度批发相对稳健
11月第一周(1-10日)第1周日均批发3.7万台/日,同比增速下降16%,好于18年同期下滑幅度,但稍差于10月的第一周下滑幅度。
11月第二周的厂家批发达到5.3万台,同比增速下降6%,下滑幅度明显收窄,走势稍有改善。
11月第三周的厂家批发达到5.7万台,同比增速下降9%,下滑幅度明显收窄,走势持续改善。
11月第4周的厂家批发达到11.5万台,同比增速增长7%,拉升幅度相对温和,走势持续改善。
17年的周度走势是前后均衡的增长,原因是市场火爆的减税退出前的火爆,18年的11月的批发是相对较差,但部分厂家仍在坚持,因此前低后高走势明显。19年11月的走势应该是呈现加速回升的态势,目前月末销量的确有一定改善。
6.近年狭义乘用车生产走势
19年的生产波动巨大,3月生产走势相对正常,4月开始剧烈的下滑到15年更低的水平。5-7月的狭义乘用车生产保持在150万台的低位水平,远低于2014年的生产走势,说明调整之力度很大。
11月乘用车生产212.5万台,同比18年11月增长1.5%,这是连续16个月后首次出现正增长。11月厂家库存较10月增长7万台。随着企业国六车型的逐步到位,产量回升较快,但经销商进货谨慎,厂家库存增长稍快。
11月的生产表现明显改善,增速由同期的-9%大幅改善到1%。后期仍会逐步的走强。
7.产销库存月度变化特征
11月渠道库存上升6万台,11月零售偏弱体现市场零售走势不强,经销商谨慎提车。车企分化走势加剧,德系很强,自主燃油车龙头车企表现较好。
11月零售偏弱体现市场零售走势不强,经销商谨慎提车。车企分化走势加剧,吉利、长城、上汽乘用车等自主燃油车龙头车企表现较好。虽然部分企业国六车型的逐步到位,但企业生产安排极其谨慎,亟待市场反馈速度升级
随着国六实施前的去库存考虑,正常情况下的11月库存应该回升较大,但由于零售需求低迷,市场表现偏弱,抑制了进货节奏。
8.历年狭义乘用车促销表现
2015年促销增长较大,2016年车市促销力度相对平稳,2017年处于前低中高,年末再度收缩的状态。
2018年各车企促销力度相对较大,尤其是4-12月份增长相对较猛。19年3月降价力度较大,4月的促销收缩,5-11月促销明显加大,价格促销力度较大。
19年的价格相对混乱,随着增值税减税政策的逐步落地,车市价格体系开始调整。4月的价格促销减少,5-6月的促销较多,但相对集中在国六实施区域。7-11月促销大幅收缩。这与历年的夏季、秋季促销增长形成巨大的反差。
9.狭义乘用车各级别增长特征
11月SUV市场零售同比增长3.7%,其中大众SUV同比去年11月提升59%,新品带动的同比增量达到6万台,对SUV稳增长贡献度巨大。
11月轿车零售仍同比下降9.0%,其中日系轿车同比去年11月增9%,德系和自主环比10月增长11%。11月MPV同比下滑16.5%,其中日系MPV环比同比均较好。
11月消费升级稍好,但入门级消费乏力仍较明显,豪华品牌零售同比去年11月增速19%,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4%,自主品牌同比下降9%。
11月车市零售实际增速稍有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国六车型的正常零售价格明显高于清库期的国五车型清库价格,国五促销的大量潜客转化的透支因素对11月的零售影响较大。综合6-11月的零售总体走势看,呈现了低基数下的同比增速逐步企稳特征。
10.自主品牌份额走势
2009年11月份自主品牌份额41%,较16年、17年的份额下降,增长压力较大。但19年11月的自主份额好于18年。
自18年5月以来,连续15个月的自主品牌份额都同比下降较大。19年的前7个月下降速度仍然较大,8-10月稍有收窄。11月实现正增长的意义很大。
11. 2019年11月品牌产销特征
车企分化走势加剧,SUV增长红利不复存在,新能源市场高增长也逐步降温,合资向下布局入门级市场,存量竞争白热化,自主品牌份额逐渐被挤压。多数企业体量持续低于盈亏平衡点,预计部分企业将逐步深化车型精简及整合平台策略优化成本。从车系版块看,自主品牌回暖缓慢,10月日系新品切换暂时抑制增速,11月改善。
虽然大众表现优秀,但欧美系总体不强。
豪华车的零售表现最强。自主品牌的生产批发零售均处于较低水平。
12.新能源与传统车走势对比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7.9万台,同比下降41.7%,环比10月增长15%。销量低迷主要是由于6月底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大幅上涨,叠加国六插混的短缺的扰动。11月纯电动乘用车批发6.6万台,增速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30%;其中A级电动车同比增长22%,A00级同比下降70%;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且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11月插混车型批发销量1.11万台,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4%。
目前新能源市场仍持续处于退坡后的持续调整期,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低价冲击,去年下半年纯电动A00级的持续拉升在今年没有出现。
2、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今年12月有22个工作日,相比去年多一个工作日,加之临近春节的时间仅有23天,较去年过节提早11天,有利于12月的车市零售加速回暖。
12月的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但春节前的消费是首购用户的集中爆发期,车市表现必然较强。抑制2019年车市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入门级的低迷,这也是消费信心与消费能力不足的共同影响。但前期积压的群体有待释放,因此对春节前的购车也有了更大的潜在用户群体,需要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由于1月的春节较早,导致1月厂家销量开门红的压力很大,但开门红对全年的销售提振效果较强,因此12月的产销会相对克制。厂商会以更大的力量放到提升1月的销量,让开门表现更强。
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2021-203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以市场主导为基本原则,强化更坚定发展新能源的决心,配套落地政策值得期待。
2019年底发布的全新车型,诸如上汽大众在大型MPV市场投放的Virolan和广汽本田中级SUV皓影等,均为车企布局的战略车型;考虑到产销节奏等因素,预计将在2020年二季度开始释放新车效应;也相应增加了部分客户的持币观望情绪。
3、增程式新能源车有潜力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目前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瓶颈,虽然总体市场规模巨大,但电动物流车仍面临成本偏高和续航里程稍低等的问题,甚至电池技术水平为低成本而倒退。此次政策明确增程式的发展,这也是为城市物流很好的选择。
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主要是城市工况的中低速使用效果较好,并且克服电动车的里程焦虑。未来潜力运用车型是MPV类和商用中小型车,这类车型的城市运输功能较强。
增程式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一样,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因为两者都是单纯的“电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上的发动机不需要介入驱动系统,也就不用考虑复杂的模式切换。
增程式的成本不高,由于电池载电量小,能弥补目前电池降成本太慢的问题,解决城市物流对电驱动的需要和摆脱对电池的依赖。同时也解决汽油车的油耗达标问题,一举多得。
如果装上氢燃料电池堆,也可以算是燃料电池车,装上汽油机就是增程式,因此电动为核心,多元化充电也是很好的事情。
4、购车消费群体变化趋势
目前汽车消费群体仍然是25岁-55岁的青年和中年为主要购车群体,逐渐以80及90后人群为主。伴随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群体用户的购车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年轻群体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因购房、婚姻压力加剧,购买力不足,预计购车平均年龄会有所上升,明年购车群体将向有一定资本基础的中年人群过渡,首购比例显著下降。随着02年夏利引发私车进入家庭,加之09年以来的普及化浪潮,近年增换购的比例逐年提升。二次购车群体比例将进一步扩大,接近首次购买汽车群体。
经济环境决定了购车频率和购车预算,购车消费更加务实。在大环境不稳定的情况及居民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买车作为可选消费品的消费优先级会下降很多。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趋于老龄化,大龄人群的比例扩大,中老年人群的出行需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掘。
预计2020年的经济形势不会有大的改观,低线市场受到的波及进一步扩大,叠加房产价格面临下行压力,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自主品牌、微客型MPV等入门级车受到的影响更大。另外,体制内群体对经济变化的敏感相对较弱,体制外相比体制内受到的压力更大,小众的、极端个性的、具有一定消费风险的产品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高端人群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弱,有利于高级别、豪华品牌的再购或首购需求。
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突破1.09亿人,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中产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进入中产阶层的汽车消费不仅重视功能性,更关注情感、品位、品质,并且愿意为其支付溢价,对汽车行业消费起到引领作用。
5、新能源车的多维度突破
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网约车领域、高端豪华车、微型电动车等多个细分市场的新能源车表现优秀,电动化趋势已经改变汽车市场。
在中国的网约车和出租车等出行领域,新能源车相对传统车已经逐步形成综合成本优势。虽然购置成本稍高于传统燃油车,但在高强度的使用场景下,电动车的低电价的使用成本优势相对较强,加之营运车辆的使用年限较短,网约电动车的认可度在不断上升。近期部分城市已经明确新增网约车和出租车的电动化标准,这也是新能源车产品突破带来的行业认可。
世界层面的小排量微型车逐步被电动车取代。随着环保压力和油耗压力,为了让车辆符合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微型汽车的研发成本不断增加,使得FCA以及其他一些车辆制造商纷纷减少小型车产品。小排量的低油耗微型车已经落伍。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CA)计划退出欧洲微型车市场,放弃其在此细分市场中的领导地位。铃木退出中国就是很明显的世界小排量微车溃败。
蔚来等国产高端电动车市场早已投放市场并得到一定认可。随着奔驰的电动车国产化的产品推出,加之未来的特斯拉的国产车型的推出,使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的纯电动化的线路发展更为丰富坚实,对车市高质量发展是很好的促进。
6、双十一主要是为4S店导流集客
11月初的零售相对偏低,这也是部分经销商希望双十一的销量提升的集中积累期,同时也是双十一前的消费观望,期待好价格。
双十一是购物狂欢,核心是低价良品优势,而汽车是标准品,价格成本已经很透明,过度的价格让利不可持续。
由于双十一的消费热情很高,因此厂商必须要有一些宣传吸引关注,抓住宝贵的消费热点,为未来销售奠定认知的基础。因此各大汽车品牌对近年的双十一格外重视,促销活动多种多样,包括定金抵扣、整点秒杀、零首付购车、抽好礼等。
从11月的各周间走势看,电商双十一优惠购车仍是一种营销噱头,销量实际应该没有大幅狂欢。在展现形式和带货渠道上,直播已经是品牌、商家的标配,但购车仍是理性选择,电商狂欢远不如店头讲解的附加价值高,把客户引导到店头是最有价值的电商导流。
虽然目前没有传统车企把电商作为核心渠道,电商渠道没有稳定的传统车的畅销货源,经销商也不会给电商很优惠的价格卖主流产品。传统4S店的核心渠道价值持续体现。
二、2018年汽车工业走势
1.19年汽车消费走势疲软
2019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876亿元,增长8.3%。
2019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778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3066亿元,增长9.0%。。
18年的汽车消费相对低迷,入门级消费依旧不足,中高端消费升级表现突出。19年1-11月的汽车消费在18年逐步抬高的基数下达到增速-1%,19年1-11月较18年尚未改善。
6月的消费额增速大涨17%,原因是18年的6月的增速是-7%,国六带来的零售走强,这主要是国六车型的库存清理销售上牌的压力推动。由此体现经销商的巨大的库存压力和较大的促销价格损失。并非市场真的很好。
7-8月的零售回落是国六透支后的回落,比较正常。9月汽车消费负增长2.2%,11月加大到-3.3%,市场未改善。
2.2019年1-11月汽车产量下行
11月份,605种产品中有315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10264万吨,同比增长3.5%;水泥21849万吨,下降2.1%;十种有色金属497万吨,增长4.6%;乙烯174万吨,增长4.2%;汽车227.9万辆,下降2.1%,其中,轿车89.9万辆,下降8.7%;新能源汽车8.5万辆,下降39.7%;发电量5714亿千瓦时,增长4.0%。
19年1-11月的汽车产量2029万台,增速-11%,较18年的-4%偏低的行业增速较差,这是是楼市火爆、消费不强因素下的汽车低迷。
今年 11月的生产228万台压力较大,目前车市波动主要是国六的影响,而客车等靠新能源补贴在年初较强。1-11月的偏低也是去年的前高后低的影响。
3.19年汽车增加值低位起步
根据统计局数据:11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汽车制造业增长4.9%。。
19年1-11月的汽车增加值-0.2%,仍处近期低位。18年增5%.。19年1-11月汽车业增加值是低于于制造业增加值平均水平,为制造业稳增长贡献不大。
4.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9万降40%
分产品看, 19年11月份汽车生产的日均汽车生产7.4万台,下滑2.1%。考虑到18年11月的7.6万的较低增速,今年增速的表现相对很差。
11月份日均轿车生产2.9万台,同比下降8.7%。轿车去年11月日均3.2万台。今年由于产品不足和市场低迷压力, 11月生产走弱明显。但没有进一步严峻下降。
近两年商用车强,乘用车弱。19年1-11月消费结构进一步不利于消费,轿车生产增速偏低,弱于汽车平均增速,SUV的生产增速低于汽车总体增速,成为抑制消费的低迷因素。
18年全年生产新能源车130万台,较17年增4成。。18年新能源乘用车100万,继续保持较强的高增长走势。19年1-11月生产96万台新能源车,增速12%的偏弱。11月新能源乘用车增速-40%,虽然退坡压力大,但仍是成为车市亮点。
5.19年1-11月汽车投资力度负增长
2019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0880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5%,增速比1—9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5.1%,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6%,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
11月汽车投资应该是不强, 8-9月大幅改善,从1-8月的1.5%上升到19年1-9月的1.8%,上升幅度较大,11月 重归负增长。4-9月投资走出负增长区间,体现行业的巨大拉升投资热情。
6.房价暴增的车市消费挤压效应持续较强
16-17年楼市火爆影响很大,后期逐步降温对车市的促进较好。 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51万平方米,增速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1%,1—9月份为下降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5%,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1.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0%。商品房销售额124417亿元,增长7.3%,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8%,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1.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3.4%。
1—11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59171亿元,增长6.0%,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24279亿元,增长7.2%,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23781亿元,增长10.6%,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额4260亿元,增长2.5%,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
在17年楼市超火爆下,18年前期楼市仍未有效降温,形成楼市对居民财富的可持续致债务吞噬,18年1-11月楼市超级火爆恶炒对车市发展不利。9-12月开始的楼市价格增速放缓,销量走低,这是重大的利好。18年楼市仍是高基数的高增长。19年初的高基数下房地产仍保持销售额的较好增长。11月的楼市爆发增长,东部地区的楼市增长对车市带来不确定影响。
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83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3%,降幅比1—9月份收窄3.9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9921亿元,下降15.2%,降幅收窄3.0个百分点。
楼市火爆主要靠居民的定金和预收款支撑,贷款也处于高位。这对车市的购车资金带来一定分流影响。
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0571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1—8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9689亿元,增长9.1%;利用外资104亿元,增长1.4倍;自筹资金42024亿元,增长3.5%;定金及预收款43877亿元,增长9.0%;个人按揭贷款19900亿元,增长13.6%。
15年楼市暴涨从北上深的东部开始,16年的东部火爆,16年末稍有降温,17-18年中西部跟进,18年楼市依旧恶炒,中西部消费者现金挤压效应体现。19年房地产销售额的增长仍较强。
由于中西部的楼市暴增严重,导致县乡市场的购房热情高于购车,楼市对车市的挤压严重。随着楼市降温,车市逐步回稳。我们对未来车市的预期仍是良好的。但18年初至今的中西部和三线楼市的资金分流对车市消费影响暂时仍是有压力的。
19年的中西部房价涨幅加大,炒房效果良好,对车市抑制效果明显。
7.2019年车市消费应该有政策支持
目前看消费不旺的问题仍较突出,抑制房地产涨价和高销量增长,保证车市消费的合理增长的联动意义重大。1-11月车市消费增长主要是6月的国六去库存,而未来汽车消费额度巨大,拉动消费龙头效果突出。2018年高基数压力难以改变,2019年应该有政策支持汽车消费。
尤其是房地产2018-2019年持续高涨,中西部车市严重低迷的局面,体现了前期政策鼓励楼市的效果突出,分流了购车消费。
综合看刺激汽车消费是改善制造业的重要机会,应该进一步落实刺激汽车消费政策。
三、汽车集团和企业走势
1、19年汽车商强乘弱局面稍有改变
自2017年以来,乘用车市场相对持续走弱,而商车市场相对持续走强,这是政策推动商用车走强,而消费不旺导致乘车需求低迷。11年-16年基本都是商用车而低于乘用车10个点,17年商用车增速高于乘用车12个点,18年高出9个点,19年1-11月高出16个点。
2018年汽车总计销量2803.89万台,累计增速-3.1%;19年1-11月累计汽车总计销量2309.41万台,累计增速-9%;19年11月份汽车总计销量245.69万台,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7.6%。。
19年1-11月份汽车批发增速是弱于近几年全年走势,19.11月的批发下滑-4%,行业走势压力持续较大。目前汽车不强主要是乘用车因素的影响,商用车压力相对稍好。
2、19年汽车市场增长压力加大
19年1-11月累计汽车总计销量2309.41万台,累计增速-9%;19年11月份汽车总计销量245.69万台,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7.6%。。
1-11月的乘用车市场持续负增长。目前11月销量低于2016年水平,呈现严重低迷特征。相信2019年未来厂家的销量预计会有改善。
3、1-11月主力车企集团的表现均较好
19年车市走势不强,各集团因为优势板块的差异化市场需求而走势分化。
国有大集团表现不强,上汽、长安、东风的表现都有压力。一汽表现优秀,其中的卡车和乘用车版块表现均很好。
民营自主的表现很好,长城、奇瑞和华晨的今年表现相对较强。比亚迪表现依旧相对突出。
因为新旧动能转换和新能源车持续盈利压力,自主品牌中小企业分化严重低迷。
近几年国有6大集团表现持续分化,三大三小的格局日益复杂,上汽和一汽东风总体表现较强。上汽前期一枝独秀,一汽和东风表现相近。
近期北汽表现很不错。长安去年末强,近期调整。广汽近期走势平稳。而地方国有集团的华晨表现相对较强,江淮仍有走强潜力。
2019年11月车市相对低迷,主力厂家大部分出现下滑。这种表现较强的是,广汽本田、东本都出现同比增长,北京现代尤其是表现较强。
19年主力厂家总体承压。11月从集团角度看的前10车企中六大集团占据8席,较上月一致,车企分化明显,上汽3家,东风3家,一汽有1家。长城在8位,吉利回归第5位。上汽三家都是主力企业,而且上汽乘用车的也是表现较强,;东风的东风日产和东风汽车、东本本田3家,一汽有大众,长安主力是长安汽车;北汽本月没有。独立车企的吉利本月较稳。内资企业有东风汽车、长安、长城、吉利汽车进入前10。
4、狭义乘用车企业产销走势
2019年乘用车市场增速仍弱,低于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近几个月每个月都相对较差,好在11月份的速度相对放缓,
19年1-11月累计狭义乘用车销量1880.05万台,累计增速-10.6%;19年11月份狭义乘用车销量202.13万台,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6.5%。
2019年1-11月乘用车厂家批发销量增速-11%是历年最低的,弱于汽车市场走势。
一汽大众11月领军。乘用车主力厂家成为三大阵营,正常月度前2强在月均15万左右,中间在月均10万水平,后面的在月销8万台左右。11月主力车企表现一般,丰田、本田和、大众走势较强。
4.1、轿车市场走势
19年1-11月累计轿车销量920.8万台,累计增速-12.4%;19年11月份销量96.26万台,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7.2%。
轿车市场近两年表现增速相对较低,但波动不大,在小幅负增长的区间。
轿车主力厂家主要是合资三强,本月的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海大众很强。日系全面走强,日产和丰田、本田都是很强。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的轿车表现也较强。
4.2、MPV市场走势
19年1-11月累计MPV销量124.52万台,累计增速-19.1%;19年11月份销量12.32万台,同比增长-17.8%,环比增长-5.6%。
MPV市场自2017年出现下滑后,持续保持较大下滑幅度。
上汽通用五菱在MPV市场表现的一枝独秀,但也出现下滑。上汽通用的MPV保持MPV的第二强。长安的MPV恢复增长。
4.3、SUV市场走势
19年1-11月累计SUV销量834.73万台,累计增速-6.9%;19年11月份销量93.54万台,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7.7%。。
近几年SUV市场出现增速大幅下滑,2018年增速出现-3%的下滑,2019年1-11月份依旧表现相对乏力,未来期待能够有希望反弹,。
长城SUV在2018年年末表现优秀,19年11月仍处高位,同比增长较好。奇瑞汽车的SUV正增长平稳,一汽大众也有新突破。自主的11月增长较好,长城优秀,未来自主SUV能否持续高增长值得期待。
5、商用车市场走势特征分析
2010年后商用车市场出现持续低迷,但随着环保和投资的旺盛,商用车市场逐步较强。尤其这两年的商务车市场出现企稳回暖的态势,18年商用车相对增长,1-11月的广义商用车销量基本持平,这也是很好的表现,说明经济环境还是相对较稳的。
商用车市场主力的厂家是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和北汽福田等,其中东风和五菱表现相对较强,福田在11月份表现很强,重卡中的中国一汽和中国重汽表现都很好,部分二线企业走势仍有压力,
6、微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19年1-11月累计微型车销量93.75万台,累计增速-6.4%;19年11月份微型车销量10.12万台,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6.8%。
19年1-11月累计微客销量36万台,累计增速-12.5%;19年11月份销量3.54万台,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16.3%。
19年1-11月累计微卡销量57.75万台,累计增速-2.2%;19年11月份销量6.58万台,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17.1%。。
19年的11月的东风走势很强,而11月其他厂家都较差。五菱、金杯、长安走势平稳你,奇瑞表现不错,其他企业走势压力仍较大。
7、轻型卡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19年1-11月累计卡车销量291.41万台,累计增速-0.3%;19年11月份卡车销量28.57万台,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7.9%。
19年1-11月累计轻卡销量169.57万台,累计增速0.2%;19年11月份销量17.26万台,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6%。。
19年轻卡市场销量走势较强,1-11月份,总体实现增长6%的表现很强。。这是在微卡升级的轻卡高增长的背景下,18年的表现较好。但11月增长因高基数放缓。
19年11月的轻卡主力厂家分化较明显,福田和长安走势超强,江铃、江淮的轻卡表现偏弱。
主力车企的福田保持超强的龙头地位。长城皮卡走势很好,长安的轻卡走势很强,从微卡强势企业升级成为轻卡第二强势企业。
8、中重型卡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19年1-11月累计中重卡销量121.84万台,累计增速-0.9%;19年11月份销量11.32万台,同比增长11.1%,环比增长10.9%。
18年下半年重卡走势回落,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的卡车市场逐步疲软。随着19年地方债务的发放和各地基建项目的投产,19年1-11月表现偏正面。随着公路转铁路和运输需求较少,未来中重卡增长潜力有限。
近几年国家出台整顿运输市场的政策,严重压缩运力,导致运输车型大型化趋势加速,投资巨幅增大,对市场的卡车需求较强。随着换车周期走过,19年上半年的上游投资景气回升,重卡和牵引车等更新需求增大,重卡结构性较好。
19年11月的主力走势分化,一汽和东风的19年11月走势仍是领军,重汽和陕汽平稳回升,依维柯走强。
9 、轻型客车企业销售走势
19年1-11月累计轻客销量29.33万台,累计增速-2.4%;19年11月份销量3.54万台,同比增长10.8%,环比增长25.4%。。
轻客企业的走势相对平稳,近期波动不大。由于轻客新能源的突破速度较慢,专用车的走势也不是很强,因此轻客的市场压力仍大。
近期的轻客市场持续平稳走弱。近两年江铃走势超强。其次是上汽大通和长安的走势较强。。金杯走势逐步平稳。
10 、大中型客车企业销售走势
19年1-11月累计客车销量40.87万台,累计增速-4.1%;19年11月份客车销量4.87万台,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37.2%。
19年1-11月累计大中客销量11.54万台,累计增速-8.3%;19年11月份销量1.32万台,同比增长-17.6%,环比增长83.5%。
18年大中客表现较强,同比增长出现高增长,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的抢补贴行情,同时也是目录较好的。随后6-11月调整也是较合理的走势是,19年1月回升较猛。19年3-8月客车表现较强,抢补贴效应明显。11月相对低迷也是正常。
新能源车的年初暴增对大中型客车也带来促进。18年政策压力带来结构性增长,宇通客车总体表现很强,近期厦门金龙较好。
19年1-2月的北汽福田表现很好,随后近期珠海银隆的表现很强,北京公交的促进很好。19年大客市场仍依靠新能源客车为主,随着政策延期,客车迎来政策利好,河南宇通等表现较强。。
四、乘用车市场运行表现
1、新品推动
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11月新品逐步增多。
2、狭义乘用车促销表现
19年1月到6月,车系促销力度相对较大,尤其是6月促销增长相对较大。今年的车市下滑等因素,导致车市相对处于压力之中,欧系和德系,以及自主促销力度增长都相对较猛。7-11月的促销走势特征差异化明显。
19年各级别车型促销增长均较快,最小的是C级车,因为豪华车较强而表现很好。中低端车型表现较差,消费不旺,供需矛盾体现在价格上的压力就很大。
A00级是因为电动车的车型改款停产而促销减少。
SUV促销力度增加较大。
3、历年狭义乘用车促销表现
11月份车企促销,增长较猛的是销量压力较大的,尤其是部分自主品牌的促销力度较强。促销较小的主要还是豪华车,原因在于销量增长基本符合预期。美系的促销还比11月份增长1.6个百分点,而每次的促销增加1.4个百分点,德系的促销主要是因为宝马跟奔驰的触角大幅增长,而美系的促销是各厂家压力较大的结果。自主品牌的广汽乘用车促销力度相对增长较猛。
五、乘用车细分市场竞争表现
1.狭义乘用车各车系增长特征
11月车市增长相对低,无论批发量还是零售量,各个车系增长的差异都比较巨大。主要原因是国六标准实施带来的车市增长压力差异较大。
11月豪华品牌同比增速24%,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4%,自主品牌同比下降14%。11月车系零售走势分化,部分车型提早切换国六车型,终端价格相对平稳,库存保障较好,市场零售环比表现也较强。
批发量增长中,自主品牌和欧系美系增长相对较弱。德系和韩系的批发增长相对较强。
零售增长中的,各车系都是负增长,但相对来说,日系和德系,零售表现相对较强,负增长较小。而欧系美系和自主品牌的同比负增长相对较大。
自2018年以来自主品牌份额持续下行,合资品牌走势趋势一致,但表现稍好。从2018年的5月开始,自主品牌份额出现了相对下滑的局面,直到今年的11月份,实现了连续15个月的份额的下降,这是自主品牌较大压力的体现。
2.19年11月主力车企批发表现分化
从厂家批发看,19年11月的前10位主力车企的销量贡献度强于18年的的主力车企的份额占比表现, 也体现了11月的中小企业表现较差。
19年11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车企的增量差异,豪华车与合资车企较强,自主偏弱,奔驰宝马和丰田现代较强。自主部分主力车企增速较快,长城等自主领先企业增长较好,其中自主的北汽新能源的增长超强。
从19年的增量贡献度看,减量的主要是部分国有自主。自主的吉利和五菱压力很大。
3.乘用车主力车型批发零售的表现
11月轿车主力品牌的批发表现相对不强,前十位品牌占比32%,较去年的30%上升2个百分点。11月日系品牌表现优秀。11月增量较强的品牌是荣威I5缤瑞、轩逸、菲斯塔等前期低基数的车型。其中表现相对优秀的是部分合资品牌。
4.轿车主力车型批发零售的表现
11月轿车主力车型零售表现相对较强,自主品牌表现都是很好,而下滑的主要是老款轿车品牌。
今年的主力车型的零售相对一般。主要增量的车型相对分散,增量的是合资部分新品和自主SUV车型。
5.MPV主力车型零售的表现
mpv市场在2018年表现相对较弱,但是像宋MAX、传祺GM8等表现很好。由于mpv市场下滑,自主品牌采取了改进车型的措施,使大量的新车表现较好,但与之替代的老车下滑极其严重。
6.SUV主力车型零售的表现
SUV市场在18年表现持续较强,但19年增速放缓压力。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车仍然是较强的增长动力。今年的哈弗h6,宝骏510和传祺gs4以及吉利博越,仍是suv市场零售的领军。但剧烈减量的自主品牌也是相对较多。而自主品牌增量的主要推动是自主的新品。
从11月份的增量表现来看,增长最快的都是自主品牌的主力车型,比如宝骏510,长安cs55,远景X3,领克01等表现都很好。
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分析
1.11月新能源车批发环比增长
2019年能源车走势呈现季度间差异化走势。1-2季度呈现在高位波动的新局面。3季度的新能源车调整压力巨大,11月走势仍旧低迷。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现月度波动增长的特征,其中三月和六月形成两个高点,随后在7月份进入一个销量相对低迷期,7~11月的平均销量维持在6.5万到7万台之间,总体销售走势与历年的7月份之后的走势完全不同,形成退坡补贴之后的销量低迷特征。
11月的新能源车销量7.9万台,下滑幅度大幅弱于传统车走势。
2.11月新能源车零售增速低
从乘联会的零售数据看,11月的新能源车的零售走势稍高于10月走势,但总体呈现7-11月走势相对疲软特征,这是历年少见的7-11月环比6月更低的特征。
传统燃料乘用车市场走势呈现U型:年初高、随后持续下行到夏季谷底再冲高年末的正常走势。今年的新能源车走势在7-11月异常下滑,体现市场的巨大压力。
1.新能源车的新势力持续走好
近两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各方发展新能源的热情很高。新势力车企逐步成为市场重要参与力量,19年新势力车企的销量逐步接近9%的纯电动份额,蔚来、威马、小鹏、合众、国能、速达、国机、零跑等逐步进入量产周期。
2.19年11月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占78%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呈现全面负增长特征。19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7.9万台,总体同比增速下降41%。11月的纯电动乘用车-35%的增速,体现了补贴退坡前抢补贴的后续影响效果较大。
销量低迷主要是由于6月底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大幅上涨,叠加国六插混的短缺的扰动。11月纯电动乘用车批发6.7万台,增速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33%; 11月插混车型批发销量1.1万台,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22%。
11月的插混乘用车下滑62%的增速,是较差的表现。由于参与厂家的增多,加之插混的车型逐步丰富,3-5月的插混占比提升,但插混的总体需求偏弱,国六环保政策的干扰下,市场不如纯电动的政策支持力度大。
2019年的新能源乘用车的纯电动占79%,其中11月占比86%,纯电动的表现平稳较强。其中 2019年11月的纯电动SUV的占比28%,稍高于2018年11月的表现,产品结构多元化近期不明显,主要是轿车下滑太大。
3.新能源车的级别-A00级压力较大
18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92万台,同比增长20%。19年1-6月新能源表现仍强,同比增速65%, 7-11月作为补贴调整后的销量表现相对偏弱。
19年11月纯电动中的A00级电动车有1.8万台,同比下滑64%,占纯电动乘用车27%份额,较18年11月的49%下降巨大;
今年11月的A级电动车达到3.9万台,同比增长17%,是表现很好的大市场。A级电动车主要是私家和出租租赁的拉动,尤其是网约车的表现很好,
今年的11月的A0级电动车同比降51%,环比10月下降11%,体现政策退出的私人购买压力较大,年轻人对电动车的兴趣不是很大。
而B级电动车虽然数量较小,因新品贡献,同样出现同比暴增,环比表现稍弱。
4.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变化
19年11月电动车各主力细分市场环比10月走势分化,其中A级电动车环比走势回升较大。
18年的A00级市场的走势波动大,冲刺销量效果较强,市场贡献度较好。19年随着补贴的锐减,市场低迷, 11月下滑较明显。
19年主要是A级电动车的销量波动巨大, A级车的大市场主要靠纯电动拉动,A级插混表现较差。
19年11月插混细分市场持平或下滑。11月的A级插混总体不佳。高端豪华插混也表现平稳。
七、经济型乘用车车市场走势
1、A00级轿车市场表现
a00级轿车19年11月批发1.69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1.76%,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2.93%,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67%,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1%;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36%,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7%;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86%;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158%,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83%;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42%,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43%。
目前的电动车取代微型轿车趋势较明显。18年的微轿车型销量下滑较大,原有的精品微轿下滑更为严重,传统车等相对高端的下滑严重。19年11月主力车型中电动车表现突出,微型电动车逐步体现增量潜力。五菱电动车占据主力地位。
2、A0级轿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A0级轿车19年11月批发6.14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6.4%,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1.44%,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7%,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4%;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9%,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3%;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5%;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102%,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0%;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27%,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27%。
合资偏重于中高端,小型轿车增长主力在于自主。19年11月雅力士走势领先,日系的本田保持较强地位。自主的小型入门级车走势相对艰难的。
3、A0级MPV销量走势
A0级MPV19年11月批发4.36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33.5%,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11.92%,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3%,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2%;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6%,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3%;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0%;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88%,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88%;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25%,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31%。
狭义乘用车的小型多功能车市场前期风声水起,近期下滑严重。A0级车的MPV前两年发展较快,尤其是微客厂家的MPV类车型快速增长,近期主力车企的加速升级分化了市场。
随着连续多年的微客升级和宝骏系列的分流,这类的市场容量下降,A0级MPV也进入负增长的低迷区间。19年11月是欧诺和五菱宏光11月表现较强。
4、A0级SUV销量走势
A0级SUV19年11月批发20.18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22.86%,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1.42%,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6%;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3%;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4%;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92%,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3%;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11%,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9%。
八、A级乘用车市场走势
1、紧凑型轿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A级轿车19年11月批发61.72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64.28%,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0.29%,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1%,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6%,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7%;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0%;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99%,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101%;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9%,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10%。。
11月的A级车主力车型销量走势波动较大,德日美车系的表现较好。日系的轩逸表现较强。德系仍是主力阵容较多的,朗逸超强。一汽大众的主力车型都保持较高销量。入门级A级车捷达暂时退出。桑塔纳的表现环比平稳。自主的帝豪EC7进入前10名。
2、紧凑型MPV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A级MPV19年11月批发3.04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23.39%,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8.31%,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3%,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6%;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24%,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5%;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73%,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7%;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20%,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29%。
3、紧凑型SUV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A级SUV19年11月批发61.72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69.93%,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2.78%,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0%,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7%;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3%;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96%,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7%;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8%,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7%。
九、B 级乘用车市场走势
1、B级轿车市场走势
b级轿车19年11月批发20.79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21.65%,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4.66%,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4%,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5%;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4%,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6%;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00%;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98%,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4%;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9%,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6%。
日系中高级车较强,豪华车也表现突出。
2、B级MPVSUV 市场走势
b级SUV19年11月批发12.67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14.36%,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2.18%,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9%,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4%;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7%,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8%;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92%,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2%;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7%,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2%。
十、C级和豪华乘用车市场走势
1、乘用车内部零售走势特征
豪华品牌乘用车19年11月批发20.79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21.65%,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4.52%,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3%,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8%;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9%,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7%;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0%;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97%,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7%;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5%,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8%。
近几年消费升级明显,豪华车表现很好。合资主力车型近两年普遍走弱,但近两年豪华车表现较强。19年11月的豪华车走势较强,份额达近期较好。19年11月的自主品牌核心集团自主和日系合资车走势较强,内资主力自主走势较好。
豪华品牌的零售走势看市场相对稳定较快增长,豪车是中国车市的持续增长点。
奥迪目前优势还较大,奥迪经销商提车波动持续加大,奥迪的中国地位持续弱化。宝马和奔驰均有较好增长表现,奔驰与赶宝马的地位近期呈现胶着状态。凯迪拉克成为国产的主力,沃尔沃和英菲尼迪等相对平稳。
豪华车走势较强主要是新的增量势力的加盟,近期的豪车国产必然带来豪车市场的竞争充分和总量增大,有利于市场的走强。尤其是二线的凯迪拉克和沃尔沃的走强,很有促进意义。
2、豪华轿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豪华品牌轿车19年11月批发11.5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11.98%,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1.19%,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9%,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5%;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0%;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98%,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7%;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3%,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2%。
奔驰、奥迪、宝马等豪车三巨头在中国竞争激烈,豪车核心车型是C级豪华轿车,但近期的B级豪华轿车走强。轿车市场的奥迪的先发优势受到宝马和奔驰的追赶。9-11月奥迪A6拉升较快,也回归领军阵容。
3、豪华SUV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豪华品牌SUV总体19年11月批发9.04万台,19年11月占批发份额10.24%,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2.64%,19年11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6%,19年11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4%;19年11月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0%,19年11月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9%;19年11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9年11月厂家产销率95%,19年11月渠道批零率97%;19年1-11月生产累计增幅20%,19年1-11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27%。
豪华SUV市场增长的空间较大,竞争相对较稳,国产的Q5和宝马X1的走势均较强。奔驰GLC走势较稳。奔驰的上攻态势主要靠新车的增量。
豪车SUV市场容量是很大的,各家都有较好表现。奔驰和宝马的11月竞争表现都相对较稳。奥迪近期表现超强。宝马X3的表现也是高位企稳。
上一篇:
【上市新车】一周新车快讯(2019年12......
下一篇:
2019年11月TOP30轿车销量投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