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销量暴跌5成 新能源的神话终结了?
来源:爱卡汽车 | 作者: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20-02-27 | 1417 次浏览 | 分享到:


  再来看作为新势力造车品牌代表的蔚来汽车,1月份交付总量1598台,虽然在造车新势力中成绩位列前茅,但同比下跌11.5%,其中ES6交付1493辆,ES8交付105辆,同比下跌94.2%。

  广汽新能源在这个“悲伤”的季节却呈现了逆势增长的态势,1月销量达3003辆,同比增长52.7%,其中Aion S销量为2648台,成为挽救品牌销量的功臣。这主要是由于Aion系列车型的上市时间较晚,Aion S在去年4月份才正式推出,同期基数较低,同时产品在网约车和私家车领域口碑不错,对销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销量下滑因素多样 疫情影响不能忽视

  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主要还是补贴退坡造成消费端下挫的延续。自2019年下半年补贴退坡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对于销量的下滑,市场其实早有预测,但是刚“断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似乎仍未找到一条突围的路,加上一月份春节假期的影响,成为销量受挫的主要原因。

  同时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虽然疫情集中在1月下半个月集中表现,但是对网约车、租赁车等B端购车需求带来了直接、迅速的打击。其实在双限城市之外,B端采购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主要渠道,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个人购车意愿受短期疫情的压制,所带来的影响对2月销量的打击将更加明显。

  行业加速洗牌 未来趋于利好

  无论是补贴退坡的影响延续,还是疫情黑天鹅的突然袭击,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背后是行业的深层次调整。从去年特斯拉国产化开始,不难看出政府更倾向于将新能源汽车行业向着市场化方向引导,利用“鲶鱼效应”激活产业活力,促进企业合理发展。

  在上个月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信部长苗圩给行业喂下一颗“定心丸”,他表示近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稳定,不存在类似去年的大幅度退坡,并且《新能源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在加紧编纂制定。

  近日,工信部又在“准入门槛上”动了手,针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进行修改,用“技术保障能力”取代“设计开发能力”,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必要条件。这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熟背景下做的准入门槛降低,未来将带来一个更加多元的行业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