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在为汽车企业减负的同时,也为拉动汽车行业发展增添助力。对于汽车企业而言,资金短缺、税负繁重是当前最现实的困难之一,减税降费就等于为企业增收节支,企业资金充足了,无论是抓创新、提质量、拓展市场就有了底气。从4月国内的汽车产销数据来看,汽车市场回暖势头令人欣慰,这与减税降费、提振消费等政策引导、措施落实有直接关系。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把车辆购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消费税“征收后移”等相关建议,值得认真思考。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压缩政府行政性支出,这也有利于为企业减税降费,其中的逻辑就是政府过紧日子,让企业过好日子。同时,既然提出减税降费,那么力度就有望进一步加大,汽车企业会获得更多实惠。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十四五”是车企国际化的关键期
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言,2019年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些都是去年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中遇到的阻碍,导致汽车出口出现小幅同比下滑,但值得肯定的是,我们站稳了百万辆这个台阶。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车企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1~3月国内汽车供应链暂时中断,生产无法及时恢复。如今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国外疫情依然呈现蔓延态势,这导致国外订单或将大幅减少。因此,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中国车企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挑战。在我看来,今年下半年我国汽车出口形势有望逐渐好转,但想要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恐怕难度较大。
不过,机遇与挑战共存。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不断好转,背靠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中国车企更有希望能“挺过去”。尤其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不少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具体到国际化战略方面,包括“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以及“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等自贸谈判,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等,这些都将成为今年中国汽车坚定“走出去”的重要支撑。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是我国汽车行业走向国际化,实现全球布局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共同为实现汽车强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