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戴卡轮毂:二次创业显峥嵘
来源: | 作者: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17-04-10 | 9993 次浏览 | 分享到: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多年来,三门峡戴卡轮毂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细化每一个环节,量化每一个节点,优化每一道工序,使生产效率达到了最大化,产能由重组之初的260万只提升到2016年的401万只。
  在三门峡戴卡热工车间看到,过滤网自动放置机械手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这个去年12月份投入使用两名新“职工”,不拍热、效率高,在300多度高温的轮毂毛坯中自由工作。
  三门峡戴卡轮毂热工车间主任周冬:今年,我们车间计划全面推广自动放网机,推广以后,现场操作工由以前的1人2机,2017年计划达到1人6机,这样的话,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现场安全系数更高了。
  从重组之初的人工操作到2014年的机械手自动取料再到2016年的过滤网自动放置机械手的上马,改变的不仅仅是人员的减少,更是提高了生产环节的工作效率,而这些的改变主要得益于三门峡戴卡实施的生产管理精细化,他是以“精益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节拍管理”使各工序动作一致、衔接流畅,减少在制品周转时间和资金占压,通过“铸造快速换摸、机加快速换型、涂装快速换漆”缩短切换时间,提高了各工序的生产效率,确保了日产量稳定在1.15万只。
  三门峡戴卡轮毂董事长、党总支书记曹士强:扭亏为盈、持续发展,还得益于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才能使产品质量提高,各种生产要素优化,有效的降低成本。
  除了生产管理精细化,三门峡戴卡轮毂还实施了产品设计精细化,工序和班组作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精细化,产品质量管理精细化,每个管理精细化环环相扣,相得益彰,使三门峡戴卡安全、质量、效率、成本、效益持续提升,“产品直通率”由最初的67%提升至88%以上,2016年“产品直通率”达89.8%,在行业内成为标杆。
  在热工车间,修炉工刘小冬正在维修低压机保温炉,以前需要国内外厂家进行外围维修的机器,如今在刘小冬的手中已是轻车熟路,
  三门峡戴卡轮毂热工车间修炉工刘小冬:拿出去修的话,价格高,周期长,而且质量不是十分有保障。
  参加工作已有17年的刘小冬,平时就爱琢磨,在跟随厂家维修的过程中,刘小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维修中的关键技术。
  三门峡戴卡轮毂热工车间修炉工刘小冬:最重要的是底部和浇筑的层次很关键,因为要是厚了薄了,它会影响那个保温性能。
  仅2016年,三门峡戴卡就自主维修低压机保温炉9台,节约40余万元。像这样的管理创新项目在三门峡戴卡比比皆是,出自员工手中的创新亮点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