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缺陷汽车与消费品召回实现"量变"与"质变"双提升
来源:中国质量报 | 作者: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18-01-04 | 604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质检总局开展缺陷调查工作引发汽车召回58次,召回缺陷汽车1358万辆,占全部召回数量的近70%。同时,在2017年实施的251次缺陷汽车召回活动当中,有58%是全球召回,相关生产者积极确保了全球召回活动在中国市场同步发布及同期实施。在我国召回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消费者受“区别对待”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消费品召回增长300%
  2017年是我国全面实施缺陷消费品召回制度的第二个年头,召回次数和数量都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截至2017年12月28日,我国去年共实施消费品召回491次,召回缺陷消费品2702.6万件,分别较去年增加111.6%和337.5%。
  据严冯敏介绍,2017年缺陷消费品召回活动的频次快速增加。在缺陷消费品召回规范性文件全面实施的推动下,2017年平均每个工作日发布2.1个消费品召回活动,且呈增加趋势。召回产品涉及品种范围广泛。2017年的消费品召回活动涉及电子电器、儿童用品、文教体育用品等9个大类、142个小类以及363个品牌的产品,基本覆盖了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据显示,在2017年消费品召回总数量当中,有超过90%是在质检总局和地方质检部门缺陷调查工作的影响下实施的,行政监管力量成为消费品召回制度实施初期阶段的重要推动力。
  2017年消费品召回工作的一大特点是与产品质量提升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对具备区域性、行业性、通用性特征的缺陷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开展行业性质量技术服务活动。据严冯敏介绍,2017年,质检总局执法司在对部分自行车产品相关缺陷问题组织调查时发现,在装配快拆杆和碟刹装置的自行车产品中,普遍存在因快拆杆设计缺陷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并以此为切入点,促使18家企业先后实施了19次自行车产品召回活动,直接推动了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改进产品技术,有效避免和消除产品缺陷。
  召回让美好生活“落地”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具体来说,食得安全、用得安全、行的安全是基本生活安全,汽车和消费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行得安全和用得安全。”严冯敏说,广大消费者对行使产品安全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的意识日益增强,投诉缺陷问题、参与缺陷调查、监督召回和表达意见的主动性日益增强,给予召回监管工作极大的支持。
  2017年,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数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我国召回环境的日趋成熟与召回制度的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