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铝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来源: 山东工信厅 | 作者:caw | 发布时间: 2021-11-24 | 65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落实应急预案。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的融合,实现在线监测监控、隐患自查自报。企业、政府的总体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调用,组织多形式、全员化的应急演练,不断扩大应急预案的覆盖面,提高从业人员现场指挥、应对能力。

  七、环境保护专篇

  (一)环境影响分析。

  铝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铝压延等过程中带来的空气细颗粒物、SO2/NOX等气体、二噁英、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赤泥、阳极残渣等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因素。目前,行业环保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废弃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但重污染天气下的限能限产影响依旧存在,行业发展依旧受环境制约。

  (二)环境保护措施。

  1.以管带治,严格准入。切实加强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对工业园区、产业园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加强对环境影响的监管,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标准,促使企业不断增强环保意识。

  2.节能减排,环保。加快行业低碳生产、清洁流转、循环经济的建立,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形势,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占比,树立一批有特点、能带动的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行业低碳发展。

  3.延长链条,促进增长。推动魏桥、信发、南山等电解铝企业加大投入,在赤泥、阳极残渣等固体废弃物的治理中取得技术突破;推动再生铝发展,推进铝制品分级回收,逐渐形成铝制品的不降级、短流程回收利用,不断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4.风险防控,环保。开展行业绩效细分分级,根据不同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指导。对企业生产环节进行分级,对符合环保流程环节的给予放行,避免限产“一刀切”,对绿色、环境友好型企业给予公平发展的机会。

  (三)环境保护效果。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准入、监管、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技术控制、减排效果,推动行业整体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和清洁生产水平。规划实施后,在保证铝行业污染排放达标的基础上,认真制定落实各项政策,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强化全省铝行业发展联合工作机制,发挥重点地市各级政府作用,共同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技术升级、扩大就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准确把握铝行业发展形势。各市要依托本规划,制定区域铝行业发展规划,实现行业协同发展。

   (二)加大政策法规支持。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给予支持。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和省内重大项目。用好用活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揽子政策,从财政奖补、土地供给、绿色能源资源配置、税收优惠、技术创新等方面,支持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