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9月16日到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9月17日,总书记来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如何?有哪些突出成绩?
目前,河南已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制造、新型材料制造和汽车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这些产业,撑起了河南制造业的脊梁。其中,绿色制造体系正在成为河南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军力量。最近两年,河南省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公示)的企业数量,稳居中部第一。
9月15日,“绿色工厂产融对接直通车”系列报道正式启动,这是“六稳六保看河南·企业一线见闻”系列报道的落地深化,同时也是2020(第十六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的一次特别行动。
“绿色工厂产融对接直通车”活动,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指导,大河报·大河财立方、郑州银行主办,中原金控、中原证券、中原资产、郑州投资控股、百瑞信托、华隆基金、财立方保理等协同推进,大展红旗和吉展红旗特别支持。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磊彬
通讯员 辛海波
摄影摄像剪辑 朱哲
“每天走在大街上,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汽车轮毂,每当看到我们公司生产的轮毂,就会有一种涌上心头的自豪感。”11月12日,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门峡戴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国伟向记者说。
三门峡戴卡自2004年成立以来,借助中信戴卡强大的销售体系,一步步发展壮大。其生产的轮毂受到众多国际客户的认可,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标致、雷诺等知名车企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如今,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三门峡戴卡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将重心转移至国内市场,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日前,2020(第十六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特别行动——绿色工厂产融对接直通车走进三门峡戴卡, 了解这家公司践行绿色发展、推动转型升级背后的故事 。
年产800万只汽车轮毂
产品远销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11月12日,刚到上班时间,几辆大货车就已经候在三门峡戴卡轮毂发货区。一大批该公司生产的汽车轮毂将由货车运往天津港,然后从天津港海运到日本。
由于有众多国际客户,像这样的发货场景在三门峡戴卡已是常态。
当前的中国汽车轮毂行业,呈现出“一大三小”的竞争格局,而中信戴卡就是其中的“一大”。这家总部位于河北秦皇岛的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合金车轮生产企业,在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