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异味投诉大起底 美系糟糕韩系最佳
来源:车质网 | 作者: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19-06-15 | 249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对待车内异味问题或车内有害物质超标问题上,有些车企及4S店通常会以其产品在经过实验室环境测试后,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车主所说的有害物质超标问题。这一说法固然没错,但对于实验室环境而言,虽然可以保持恒温恒湿,尽可能的模拟车辆正常使用环境,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无法模拟的,就是经过阳光暴晒后,车内有害物质究竟能达到何种水平,恐怕一旦检测后结果也会令车企始料不及。


  通常在没有地库车位的条件下,车辆平均每天至少会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以上,如上图所示,此时甲醛、苯以及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会在暴晒后加速挥发,从而提高了车内有害物质的浓度。而这正是每位车主日常用车过程中,无法避免甚至是每天都要经历的过程。从此前各类实验报告数据中了解到,在车内挥发的有害物质中,车门内护板的甲苯挥发量最大;仪表板上盖板二甲苯、乙苯的挥发量最大;座椅总成、顶盖内饰板总成、乘客舱前围隔音棉、后隔板护板等零件,甲醛、乙醛的挥发量最大。其中,阻尼板、隔音棉、人造革、油漆涂层、泡沫填充物、织物纤维和真皮等材料,有可能成为车内最大的“毒物”。
  车内异味源头及有害挥发物多种多样 企业应系统关注



  一提到车内阻尼片,很多消费者可能就会联想到沥青,当然这也存在一定误区,并非所有品牌产品所用的阻尼板均为沥青材质,也会采用高分子树脂和橡胶等相对环保的材料。实际上,阻尼片的作用主要是防震、降噪和隔热,因此会紧贴在底盘、前后挡板等车身钢板处(如上图所示)。但如果采用的是沥青材质,在太阳暴晒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高温烘烤下,紧贴钢板的沥青就会受热分解释放出有害物质,并且这一过程是长期存在的。目前,有些车企为节约生产成本,会要求供应商提供改良型沥青阻尼片,相对来说也能兼顾一定环保要求。但改良型沥青片会受配方比例影响,导致某批次产品耐久性不足,在高温情况下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气味,甚至会导致车内有害物质浓度超标。

  除沥青阻尼片外,车内分布较广的污染源还有阻燃隔音材质、顶棚、脚垫以及座椅等织物纤维及人造革材质。其挥发的甲醛、乙醛、聚丙烯以及溴化物等有害物质,将会成为诱发甲状腺疾病、记忆力下降,甚至癌症及白血病的元凶之一。尤其甲醛的挥发,在夏季高温时节会达到最高值。但除甲醛却一直是车主的老大难问题,因为它是粘合剂必需要使用的原料之一,可以说在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