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影响下的有色金属主要期货品种价格走势与特点的报告
来源:安泰科 | 作者: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20-02-28 | 1738 次浏览 | 分享到:

      2月2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企业复工复产信息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介绍了疫情期间有色金属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及有色金属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针对会上提到的疫情对各品种价格走势带来的影响,安泰科将在此进行详细解析。


  一


  铜:新冠肺炎疫情下短期铜价承压,二季度铜价有望迎来反弹


  截至2020年2月24日,上期所沪铜主力合约收于46000元/吨,较节前2020年1月23日开盘价48340元/吨下跌4.84%,其中最高点出现在1月23日48380元/吨,最低点出现在2月4日44680元/吨。


  截至2020年2月24日, LME伦铜三月合约收于5688.5美元/吨,较节前2020年1月23日开盘价6106美元/吨下跌6.84%,其中最高点出现在1月23日6116美元/吨,最低点出现在2月3日5527美元/吨。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对市场情绪和铜产业链各环节如生产、消费、物流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春节期间LME铜三月价格下跌7.61%。从宏观方面来看,受疫情影响,市场情绪或趋于悲观,压制有色金属价格。从基本面来看,下游消费企业复工时间明显延后,需求在短时间内或将较难恢复,导致价格下跌。


  展望后市,短期从疫情对铜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春节期间冶炼厂基本维持正常生产,然而受铜精矿加工费低迷,硫酸胀库压力进一步发酵,下游需求疲软等多重因数影响下,冶炼厂多数存在减产计划。从铜加工材不同类型来看,铜杆、铜管、铜板带等企业2月份产能利用率同比普遍下滑近20%,下游终端如国内基建、电力、地产等金属消费领域等都多有推迟,下游加工企业及终端市场受疫情影响相对冶炼厂而言冲击更大,因此在季节性因素及疫情影响下铜市累库压力远超去年同期,铜价承压明显。因此对于2020年一季度铜价难言有太大好转;二季度随着疫情好转及旺季效应带动下,铜市消费或出现一定刺激性修复,二季度铜价有望迎来反弹;下半年则仍要考量诸多不确定性,有回落风险,加之需求只是低速增长,全年来看铜价依然很难有大幅上涨空间。


  二


  铝:疫情致铝市场过剩加剧,铝价下行趋势不改


  截至2020年2月24日,沪铝主力合约收于13530元/吨,较2020年1月23日节前14040元/吨下跌3.6%,其中最高点出现在1月23日14135元/吨,最低点出现在2月24日1345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