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和购置补贴政策继续延长至2025年,充分激发内需潜能,增强企业信心,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体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而电动化和智能化融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突破口。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企业电动化和智能化核心技术,特别是底层核心技术研发的资金补助、高端人才引进支持等政策措施力度。
三、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前纯电动汽车在限行、限制购买、共享、路权等方面均得到了各地政策的支持。但其他形式的新能源汽车则被区别对待,比如北京只有纯电动车才不限行限制购买,才能进入共享汽车领域。
受北京政策的影响,全国其他地方纷纷效仿,而混动(包括增程式)在全国不少地区都被当作汽油车对待,这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发展。建议国家出台统一政策,要求各地方在限行限制购买、共享、路权等方面,应对所有符合我国规定的新能源汽车一视同仁。
四、尽快建立科学规范的新能源二手车检测标准及规范等,打通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环节,带动新车市场健康发展。现行二手车评估技术标准无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有效评估,导致新能源汽车存在保值率差,二手车车商不愿接手等问题。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也将新能源二手车现存问题不断扩大。
写在最后:
回顾近几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只要是有关汽车方面的内容,都会提及新能源。从2017年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到2018年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2019年的“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再到今年的“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从“意识上的摸索”到“态度上的重视”,再到如今打算“落实到具体行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新基建”,实际上从侧面阐述了到底该如何落实,那就是借助“新基建”的东风,尽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后腿”。尽管补贴在去年大幅退坡,但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环节之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一旦开始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